盛夏时节,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合肥市包河区陶坝社区的街头巷尾。他们是参与“扬帆计划”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学子,带着校园的青涩与热忱,成为激活社区治理的“新鲜血液”。在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中,这支青春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生动践行着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青年成长路径。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日前,陶坝社区团总支召开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交流会,组织学子们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引导鼓励学子们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会上,学子们根据自身经历和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作交流发言,畅谈对社区基层工作的新认识、对家乡建设的热切关心,并纷纷表示会全身心投入社区治理,用行动为家乡出份力。社区团总支负责人表示:“此次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微信群、设立‘家乡联络员’等方式,搭建‘假期服务、常年反馈’的长效平台。 这不仅是为社区治理储备青年力量,更是引导学子们心系桑梓、未来反哺家乡。”
变身“孩子王”守护童趣假期
“老师,这个折纸飞机总往下掉!”“要把机翼折得对称,就像小鸟的翅膀一样哦。”这样的互动每天在陶坝社区暑期课堂里上演。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里承担起暑期托管服务,为双职工家庭、困难家庭子女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目前已开设“趣味科学小实验”“红色故事分享会”“传统文化体验课”等特色课程20余场次,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社区快乐课堂成为暑期最受欢迎的“成长驿站”。
精细化管理擦亮社区底色
“这边的共享单车有点歪,咱们一起摆整齐。”“墙角有小广告,得用专用工具清理才不会留痕迹。” 连日来,在社区的街头巷尾,大学生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化身社区环境“美容师”,投身城市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他们分工协作,有的手持夹子清理绿化带里的漂浮物,有的带着铲刀铲除墙面小广告,有的耐心地将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摆放到指定区域,累计铲除小广告300余处,规范乱停乱放共享单车200余辆。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挡不住大家的热情。看着焕然一新的楼栋角落,社区居民纷纷称赞。
从课堂到街巷,从理论到实践,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服务温暖人心,有效缓解了社区暑期托管力量不足的问题,有力助推了环境整治精细化水平的提升,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