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智能陪护(月入8000-15000元)
现在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2亿,子女可为父母购买陪护服务,重点需求:就医陪同、智能设备教学、情感陪伴。
老年人智能陪护这个项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1、组建银发服务团队,需包含医护人员 2、开发标准化服务包,比如399元4次陪诊 3、与社区养老中心合作 4、搭建子女监控小程序
这个项目适合护理专业毕业生、社区工作者,做好之后,可达到月入8000-15000元。
陪诊师、助浴师等新兴职业潮涌,居家养老成了创业风口
不会用自助取号机,老人小心翼翼偷瞄前面人操作,又怕挨得太近被嫌弃。”“视力衰减的老人看不清机器上的文字,鼻子快碰到屏幕了也找不到缴费按钮在哪里。”
养老项目创业者苏明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中如此写道。这时老人多么需要一位陪诊人员。
与之相伴,一批批年轻创业者涌入居家养老赛道,“陪诊师”“助浴师”等新兴职业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95后小伙做陪诊师月入过万#、#90后大厂女孩辞职创业为老人助浴#等词条也登上了热搜。
结合在医院的所见所闻以及相关市场调研,苏明薇人大毕业后便以陪诊师为着手点开启养老领域创业——陪诊师入手门槛低、投入少、好上手,做起来后也可以扩展其他业务。
人口老龄化也催生出银发经济,这其中居家养老行业市场潜力巨大。无须场地,无须24小时陪护,只需根据老人需求提供某项具体的服务项目,居家养老成了典型的轻资产创业项目。
那么,火热之下居家养老行业创业者发展现状如何?网传月入过万是否为行业常态?对于创业者来说,居家养老是一门好生意吗?
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陪伴
拿着子女淘汰下来的智能机,进医院扫码的操作是老人们面对的第一只拦路虎。普通人轻松快速就能完成的自助挂号、取号、缴费操作,他们往往需要一遍遍尝试,甚至一次次麻烦陌生人。
在医院里,苏明薇经常能看到站在医院自助终端机前不知所措的老人。他们攥着皱巴巴的病例,被信息时代的洪流遗落在原地。
又是一单4小时陪诊订单,这是陪诊师睿儿第三次收到谢爷爷的订单。
谢爷爷右臂肿胀,比左臂粗了整整两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家人陪同看病,对于上了年纪,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谢爷爷来说,连坐地铁都是个大难题。
第一次陪诊时,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病变情况,同一个部位,医生为谢爷爷开了5种不同的检查——X光、CT、核磁、PET-CT和骨扫描。然而性质相似的检查项目却分布在医院5个毫不相连的地方——5项检查分别在医院不同的大楼、不同的楼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科室,甚至检查预约方式也各不相同。睿儿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尽可能地帮助谢爷爷做完所有预约工作,然后一遍遍向谢爷爷介绍检查位置和预约时间。
除了帮助老人熟悉医院环境外,陪诊师还会扮演起“临时家人”的角色。在陪诊期间,看着一张又一张检查单,谢爷爷的就医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爽朗爱笑的老人变得沉默忧郁,还时不时嘟囔着“我是不是要死了”“这个病不治了”。目睹谢爷爷情绪的转变后,睿儿会在拉家常时向老人讲解每项检查的具体目的,纠正老人对“做PET-CT等于得癌症”的误解。
“养老服务的市场有很多的需求都是没被满足的,大家对陪诊的观念也还停留在家政服务的意识形态里。对陪诊刻板印象就是把他们当成护理员和保姆,但其实陪诊更多的是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带老人看病只是最基础的,很重要的是你要去跟老人聊天,去给他提供情绪上的抚慰和关心。”同为陪诊师的苏明薇如此认为。
除陪诊师外,居家养老市场还存在助浴师、24小时住家护工等职业。
做专业的陪诊师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不低,陪诊师既要有医药学知识,又要了解老年人心理学,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亲和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可靠的人品。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年轻人往往会被工资劝退。
个人陪诊师生意好的情况下有可能月入过万
创业点子:改造一个废旧行李箱成猫窝,单个售价299元 2025-07-12
写字楼订餐项目创业攻略,小成本适合初次创业者体验 2025-07-12
短视频代运营(月入8000-30000元),这个项目适合传媒专业学生、有过MCN经验者,主攻垂直行业,比如餐饮、教培、汽修等,提供"账号诊断-内容规划-数据优化"全流程服务 2025-07-12
普通人学创业,想一年赚100万,建议先从副业开始做起 2025-07-11
打工人通过副业做到月入5000元,把副业项目当作主业的创业项目做,这样创业成功的概率会很高 2025-07-11
瞄准当前新热门创业点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2025-07-11
16个适合年轻人创业项目推荐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