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餐饮业的内卷持续加剧,洗牌加速。而一线城市看似繁华的商业景象背后,所要承载的压力在成倍放大,感受到的寒意也更刺骨。从个体创业者,到连锁餐饮品牌,败下阵来的惨痛例子变得越来越多。
曾经,一线城市有好的营商环境、好的创业氛围、好的人才、更多的客流……让创业者们为之向往。但是,现在情况变了,环境也变了。一线城市,正在开启餐饮创业的“地狱”模式。 一线城市,沦为餐饮创业“地狱” 从一线城市折戟而归的餐饮人越来越多了。
5月,Lora将自己经营的海南米粉店关闭,这家位于北京北苑龙湖天街的门店,落地成本高达70万,最终整店打包(包括店里所有的桌椅板凳、冰箱、冰柜等设备)卖给二手设备商,仅换回2000元。 伴随该店的歇业,Lora在北京4年的餐饮创业生涯,也就此结束。 4年前,这个来自海南的小镇姑娘,满怀期待地带着家乡特色美食闯入北京,想象在北京闯出一番天地。一开始还算顺遂,但今年以来,Lora发现,自己门店的收入明显下滑,成本支出已远多过收入,故而只能选择关店。这场闯京创业之旅,最后留给Lora的,是一份超过百万的亏损账单。
同样败走一线城市的,还有李俊(化名)。 今年年初,李俊在上海开了一家麻辣烫店,预想着能月入10万,但没成想门店单日营业额很少有突破一千元的时候,反倒是每天的房租成本就有近千元。 眼看临近交租日,望着账户里所剩无几的余额和店里冷清的景象,李俊最后还是无奈选择了关门止损,当初投入的近五十万开店成本就这样付诸东流。
2025氢能精专特新创业大赛即将举办 推动氢能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生态繁荣
看看有多暴力利!分享一个实战摆地摊项目,适合一个人干的小生意